官方商城

重大技术突破我国科学团队找到锂电池重生材料电车可不换电池

发布日期:2025-04-26 15:33:38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近日,一项新技术在新能源界炸开了锅,因为他颠覆了我们的认知,并且有几率会成为引领未来新能源又一重大技术。

  众所周知,我国是锂电池使用大国,但是锂电池是有循环充放电次数的,一旦达到了极限值就几乎没法用了。

  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在循环2000次后,容量就会极速衷减,几乎进入了报废环节,虽然我国已经建立有锂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环节,但是分解、再提炼过程仍然会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污染。

  于是就有科学团队突发奇想,能不能研发一种材料让这些濒临报废的锂电池重新焕然一新,而无需立即进入回收、拆解、提炼阶段。

  其中复旦大学高分子科研团队就是这里面之一,该团队通过对锂电池的工作过程做多元化的分析,发现锂电池容量发生衰减的最终的原因主要是锂离子消耗殆尽了,而其它成分却基本上没什么损耗。

  于是他们突发奇想,是不是只要给锂电池补充锂离子就能够让锂电池的容量恢复如初呢?

  有了想法后,该团队开始做各种测试,在得出可行性结果后,他们开始寻找一种锂分子载体。

  由于全球还没有用这种技术用来修复锂电池的先例,所以他们还需要对这样一种材料进行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,包括分子的电化学活性、分解电压的范围、溶解度、空气稳定性、化学稳定性、酸碱性、分解产物的成分、反应动力学、分子可合成性等进多行逐个研究,更关键的是成本还不能太高,因为太高就毫无意义了。

  历经四年,该团队将所有具有潜在功能的分子片段,将其化学性质转化为数字符号,再通过引入有机化学、电化学、材料工程技术方面的大量关联性质,构建了数据库,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学习、分子推荐和预测,最终成功设计出了最佳锂载体分子CF3SO2Li(三氟甲基亚磺酸锂)。

  该团队称,这是当前全球从未披露过的锂载体分子,说明我们在电池新材料领域又有重大突破。

  该团队负责人高悦称,该锂载体分子已经通过了实验验证,只要将这种载体注入即将报废的锂电池中,充电数小后,这些电池就能恢复到初始状态(96%),循环充放电次数从原来的500~2000圈即可提升到了12000~60000圈。

  这就相当厉害了,之前动力电池循环2000圈的时候都有6~8的常规使用的寿命,如果再用上这个技术30~100年不是梦,并且不用破坏原来的电池结构。

  修复成本方面,该团队负责这个的人说,预计成本不会占电池总成本的十分之一,打个比方5万块钱的电池包,修复费用大概只需4000~5000块钱,如果大规模商用,成本可能会更低。

  当然,这个技术不只是用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,还有电池储能、光储一体化都有广泛的前景。同时这个技术,还给今后的动力电池提供了新思路,比如用这个新材料制造出更具性价比的新型动力电池。

  据悉,目前该团队正在与顶尖电池制造商合作,争取将该技术转化为商品或产品,助力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引领性发展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中央定调!2025年养老金调整,1954~1959年的人有福了!多涨钱吗

  华子29+8+8森林狼掀翻湖人2-1勒布朗38+10东契奇带病17+7+8

  瓦格纳32+7+8魔术险胜凯尔特人1-2,班凯罗29+6塔图姆36+9

  字母哥37+12+6雄鹿大胜步行者1-2,奇兵特伦特37分利拉德7+5

  财政部部长: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  爆料称iOS 19将加入外接屏幕模式,iPadOS 19聚焦生产力提升

  小米米家台式洗碗机 6 套 S10 开售,国补价 1954.15 元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