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媒体聚焦丨《人民日报》探访天津滨海高新区: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起的产业
时间: 2025-04-06 01:23:39 | 作者: 产品中心
- 产品特点
新春伊始,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天津滨海高新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?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?如何继续发挥优势、乘势而上?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夏青林分享感受、介绍做法、交流经验。
记者: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培育。怎样帮企业应对挑战,助力新兴起的产业做大做强?
立足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,我们高新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,构建起先进电池、光伏、风电三大产业链条及N个前瞻新赛道的“3+N”新能源特色化产业体系。前不久,就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。比如,年产8吉瓦的TCL中环叠瓦高效光伏组件项目、年产6000万只的力神大聚合物电池项目竣工投产,区内电池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投资的蓝天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。
毋庸讳言,新能源产业当下整体面临挑战,为帮助区内新能源企业回稳经营,我们搭建起本地企业撮合对接桥梁,为公司可以提供应用场景。比如,协助航天电池生产企业电科蓝天举办了合作伙伴大会,协同对接区内应用场景。眼下,这家企业正满负荷生产,还通过与天津本地高校合作,实现生产线柔性生产、自动化检测等改造升级,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大幅度的提高,产线用户订单提高了两倍。
2025年,我们会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,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对接提供良好环境,让这些“领头羊”落地扎根。例如,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办法、因地制宜确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;从政策引导、产业培育、应用示范、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力,引育经营主体和人才;实行客户服务专员制度、搭建成果转化平台等。
...。上一篇:总投资202万亿元 2025年天津重点项目清单发布
下一篇:企业引荐 武汉华夏长江科技有限公司引领特种配备新动力电池开展